让孩子学好英文,比你想象中更重要
英文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无论你海外求职,出国旅游,移民,留学,规划孩子的未来,英文都是绕不过的坎。
家长希望孩子有名校文凭,有更高的学历。他迟早会为了学位读论文、发论文。但是放眼看看世界上重要的学术期刊,SCI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中文期刊(注:科学引文索引SCI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 ,也是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重要工具),SSCI便更没有中文的一席之地了。很多官方语言非英语的国家,比如德国、俄罗斯、日本,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也会逐渐下降,因为很少有学者愿意跨英语来研究这些国家的论文。而学术水平,则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。尤其是中文的学术发展很大程度上被某些原因限制,很多知识被其过滤,国内论文常见抄袭,缺少原创性。世界顶尖的、最先进的学科知识都用英文发表,要赶上国际的进度,必须熟练掌握英文。
不久前有个明星博士因为不知道知网而被扒皮,直到被取消博士学位。但是在中国之外的国际学术界,大部分人从来不知道知网也不使用知网。他们或许天天用ScienceDirect、IEEE、EBSCO、PsycINFO、GoogleScholar,但是你问他们知网是什么,真的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。因为中文期刊在大多数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,基本上可以无视。国内学者若是发表重要的学术成果,首选的期刊基本上都是英文期刊。
引用一段话说明英文的重要性:
英语在45个国家是官方语言,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,75%的电视节目是英语,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,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,任何一个会议敢号称是国际会议,其会议工作语言一定要用英语。当一门语言取得国际交往的标准语言地位时,你就只有迁就它了,我们对此无可奈何,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也一样…
不仅是45个国家以英文为官方语言,几乎所有非英语国家都把英文列为最重要的外语,几乎所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会说英文。
如果你的孩子只能学一门语言,那么,最值得选择的,是英文。世界已经是地球村。事业的竞争,是全球性的。高端人才的主战场,是全世界。
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学英文,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双语教育。我的二位朋友最近在嘉定南翔新开的幼儿园,就是与谷歌幼儿园合作的双语幼儿园。
我以前觉得孩子没必要太早学英语,应该先学好母语,以免过早陷入外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冲突,而对儿童人格发展不利。
但是最近几年的思考,让我认识到从小学习英语极其重要。一旦错过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,对孩子的一生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首先我们了解一些脑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。大脑有一个区域,叫布洛卡区,这个区域主管语言功能。小孩在十二三岁以前,布洛卡区是未发育成熟的,所以学习任何语言都很容易。十二三岁以后,布洛卡区逐渐成熟,学习语言的会越来越难。如果等到十七八岁再开始学外语,基本上已经无法学得很好。
人的词汇并不需要储存在布洛卡区。一个人成年后依然可以记忆几万个甚至十几万个英文单词。但是,若是成年后才开始学外语,无论你记忆几万个单词,能够在口语中脱口而出的和写作文常用的,会只有很可怜的三五千个单词。听力、语感,都会是一辈子无法跨越的障碍。
核磁共振对脑神经的研究,显示幼年时期习得的语言,在使用时激活的都是布洛卡区,不管学多少种语言都一样。而成年后才学的语言,会激活大脑的其他区域——这意味着布洛卡区发育成熟后,只能用一块并不擅长语言的脑区来代替,所以永远不可能有从小习得的语言那么娴熟自在。这个道理,正如用脚弹钢琴永远不可能达到用手弹钢琴那样敏捷。
从脑神经发育角度看,语言的敏感期是很明显的。如果要掌握好英语,最好是在十三岁以前就能熟练使用英语。
从小学外语会不会对母语造成影响?答案是:会。新加坡实行几十年的双语教育,就做过这方面的检讨。但是,与双语教育的好处相比,母语教育的削弱,是值得付出的代价。
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习惯用外语,尤其是外语水平高于母语,就会成为一种优势语言,他会更愿意阅读、使用这种优势语言,长期强化的结果是这种语言的应用能力远远高于其他语言,甚至高于母语。比如在新加坡,大多数孩子的英语水平都远高于其母语水平。
新加坡南华中学曾经印发一套多语言版本的《弟子规》作为学生课外读物,一本书里有四种语言:中文、英文、马来语、淡米尔语。结果是无论孩子们的母语是什么,他们基本上都是只看英文版。
新加坡孩子这种英语水平远超母语的状态,有没有带来什么社会问题?至少目前看来,社会稳定,经济发展良好,人均GDP接近美国,新加坡学生的阅读、科学、数学能力也都超过英国和美国,居于世界顶端。从大学排名看,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于亚洲顶尖大学。2019年的QS排名甚至把这二所大学列为世界第12和11。这意味着新加坡前30%的大学,足以媲美美国top1%的大学。
新加坡教育的成功,至少证明一点:华人为主的社会,大部分孩子的英文水平高于中文,不会导致社会科技、学术水平的降低,也不会带来社会秩序都破坏和传统价值的沦丧。相反,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进步。
母语的衰落,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。在中国大陆,除了北方方言区,对大部分人而言,普通话并非母语。统计资料显示,上海只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能够数量使用上海话,温州只有15%的青少年熟练说温州话,无锡则更低,熟悉母语的青少年为12%。中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的江、浙、沪、闽、粤,年青一代基本上都有母语被普通话这种标准语代替的问题。更典型的例子是满族,他们曾经是统治阶层,但是现在在全中国只有几十人在传承,满语基本上已经消失。
无论是江、浙、沪、闽、粤新一代孩子的母语被普通话取代,还是新加坡青年普遍以英文作为优势语言,都没有带来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者社会问题。即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,他也并不使用他祖先的非洲母语。人类基因并不对应任何一种具体的语言,所以任何人种的人,都可以用任何语言。
中国作为一个国家,它需要打造一个有区别度的共同体,需要一种便于所有公民使用和学习的通用语言。由于社会的继承性,很自然的沿用普通话中文为主要语言。新加坡则是另一个例子:作为多元种族国家,以英文为主要语言,不仅对各族都是平等的,更重要的是便于国际交流和外商投资,这对小国至关重要。
作为个人,尤其是有天赋和资源成为精英阶层的人,考虑到自己作为地球村公民的生活方便和职场竞争力,需要大量投资于英语学习。家长让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学英语,必然是一个趋势。
相关文章:
上一篇:
您的分享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
喜欢就点击右边“在看”吧